从8月11日到8月16日,北京海关的缉私警仅仅用了5天时间,就侦破了一起涉嫌外国人的毒品走私案件,如神兵天降,快似闪电。成立了一年多的中国缉私警以其果敢执着、坚韧不拔和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狠狠打击了猖狂的走私势力,深深震慑了国内外的走私分子,为中国海关树起了一面胜利之旗!
8月11日凌晨2点20分。
北京邮政速递局库房。
据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夜从北京寄往日本的一封特快专递非常可疑。北京海关驻速递局关员小彭此时格外警惕。很快,这封特快专递落在小彭手里。
这封快件内是一本普通的《世界时装之苑》杂志,大16开,2000年第8期。
杂志中间的两页被四面粘合,里面有明显填充物。被粘合的书页中,一个被防潮胶带缠封的严严实实的特制海绵纸袋露出来,有一本普通书小大。撕开海绵纸袋,一股特殊的草香气扑面而来。随着撕口,一种浅棕绿色植物叶状物品散落出来。小彭一愣。凭着十余年的海关工作经验,此时的小彭已猜出了十之八九。
捻了一小撮这种棕绿色的物质放在了6号检测管里——这是一种专门用来检查毒品的测试管。“红色!”随着小彭的测试,他惊喜地发现,6号检测管立刻由无色变成了红色!
8月11日16时15分。
《北京市公安局毒品检验报告》出来了:“送检的棕绿色植物叶中检出四氢大麻酚、大麻二酚、大麻酚……”
“确认是大麻,调查局立即移交侦查分局做进一步侦查!”调查局袁处长一个电话拨通了北京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侦查局刘平的手机。
团结湖和水碓子邮局监控室的录像中,定格了同一个黑人……
接到袁处长电话时的刘平,此时已经坐在团结湖邮电局的录像监控室里。
刘平发现:发件人填报的寄件地址是北京东直门35号,东湖别墅1735号,发件人叫TAKASHIANTHONY。收件地址是日本福冈。
“什么?什么?东湖别墅就根本没有1735号?也没有叫TAKASHIANTHONY的人?”看来,从寄件人着手的可能性没有了,只能从邮件寄出的邮局试试。刘平很快查到:这封夹带毒品的邮件是从团结湖邮局寄出的。
8月11日16点整。
团结湖邮局录像监控室。
在邮局的大力配合下,录像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黑人闯入了刘平的视线。身高在1.75米以上,挺壮,宽肩,大肚子,头发前面有点秃,由于摄像镜头有些远,看不清他的脸……录像时间显示正是8月10日15点20分。
很快,在水碓子邮局录像监控室,刘平一行人定格了同一个黑人——录像时间显示为8月10日15点33分。
在两个邮局寄快件的时间只差13分钟。同样是发特快专递,在一个邮局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要辗转两个邮局呢?
一封夹带着大麻的特快专递,被武汉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截获……
“那个黑人不会讲中文,也不会写。他连收件人的地址还是打电话现问的……”水碓子邮局的营业员回忆着。
“那封特快专递是往哪儿寄的?”
“武汉”。
邮件已出北京!刘平迅速拨通了武汉走私犯罪侦查分局的电话。
8月11日18点。
武汉分局立即出击,查找工作在武汉邮政速递局展开。
8月11日23点。
在武汉公安局的配合下,这封寄往武汉某大学“川岛山”的邮件被截获。
小心地拆开邮封,一本服装杂志显露出来。翻开杂志,中间页四面粘合。挑开夹层,棕绿色的填充物!“初步认定该邮件夹藏大麻!”北京立刻收到了武汉方面的消息。
“放长线钓大鱼!”北京,走私犯罪侦查分局直属大队的张冀大队长立即做出战略部署。
第二天,两名缉私警也坐上了北京飞往武汉的航班。
8月13日凌晨,一套周密的布控方案在缉私警的脑海中形成……
8月12日22点。
刚刚下飞机的缉私警小甄和小肖直奔武汉某大学——邮件的收件人地址。
8月13日凌晨0点10分。
日籍留学生川岛山的档案资料被拿到了缉私警案前。
一定要布控邮件交接到川岛山手中……一套周密的布控方案在海关缉私警的脑海中形成。
8月13日上午9点。
从学校传来了消息:由北京寄给川岛山的邮件已经到达武某大学的办公室。为了不打草惊蛇,缉私警决定周一再直接与川岛山见面。
终于等到了周一早上。在武汉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和学校保卫处的配合下,川岛山宿舍附近都布置了警力,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8月14日上午9点。
川岛山宿舍的电话骤然作响。“川岛山,请速来传达室领取你的特快专递!”9点15分,川岛山走进校传达室。
“请问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小甄、小肖如兵从天降,截住了川岛山的去路。
“邮件?!”川岛山惊讶地答道。
“是你的吗?”
“是啊!”
“请打开好吗?”
川岛山迟疑地打开邮件。
“请打开这夹层!”缉私警步步紧逼,川岛山只能顺从做着。
“这是什么?”指着夹藏的大麻,缉私警厉声问道。
无声的沉默。
“这到底是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吗?”大概是第一次直视中国警察的威严,川岛山缩起了脖子,低下了头。
“是,是,是大麻!”操着还算娴熟的中文,川岛山终于俯首承认。
“我们是中国缉私警,请你跟我们走一趟!”突审川岛山的工作在武汉展开。
8月15日晚。
北京。“张队,这边撂了!给他寄东西的是个叫丹尼尔的加纳人,手机号是13601193714……”张冀大队长一面听着小甄简单的汇报,一面立即思索着下一步的方案。
“立即监控川岛山将毒资按原地址寄出,按照平时惯用的联系方式与北京的丹尼尔联系。记住,千万不能打草惊蛇!”经缜密研究,张冀大队长向武汉一路的缉私警发出了命令。
大鱼快出现了!
从早上8点一直到下午6点,丹尼尔始终没有出现在缉私警蹲守的视线里。是打草惊蛇让他闻风而逃了?是情报有误让他金蝉脱壳了?……
8月15日上午。
武汉方面传来消息:在缉私警的布控下,川岛山已经将大麻的毒资——数万日元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出,并且川岛山已将收到货物及寄出毒资的事通过手机通知了丹尼尔……小甄还特别强调:他们在电话里使用中文对话!一切按计划进行。
8月16日清晨8点。
北京三里屯某机关对面。
细心的张冀大队长将汽车停在了距离蹲守地点隔了两条街的胡同里,步行着仔细查看了某机关周围地形。他知道,这个案子一定要做细,做扎实,涉及到外国人的毒品案件,可是北京缉私警成立后遇到的头一遭!
时针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中午12点。立秋已过,北京的“秋老虎”仍在发威。此时正是“太阳当头照,蚊子对我笑”。在草坛边蹲守了大半天的缉私警,此时不仅是浑身大汗,还被蚊子光顾得“伤痕累累”。疲惫、饥渴、炎热、蚊叮虫咬的烦躁加之焦急的心情,缉私警们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仍是不错眼珠地盯着机关的大门。
从一早到现在,黑人丹尼尔始终没有露面。是打草惊蛇让他闻风而逃了?是情报有误让他金蝉脱壳了?还是时机未到我们操之过急?是转换战略找新线索?还是按兵不动继续蹲守观察?此时同缉私警一同蹲守的张冀大队长,飞速运转的大脑让他已顾不上炎热和疲惫了。
据来自邮局的最新消息称,这封装有毒资的“钓饵”于明早准时投递到该机关……
等待、观察,观察、等待……接近下午6点,某机关下班时间到了,丹尼尔仍没有出现。
难道真是走漏了风声?还是……蹲了10来个小时缉私警们谁也不愿意往坏处想。
18点15分。
张队长沉寂已久的手机突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几分钟前有人在花家地一带见过丹尼尔!”这一消息在此刻真可谓是震撼人心!缉私警立即像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开始摩拳擦掌。
“夜长梦多!不能等明天‘钓饵’了,今晚就抓鱼!”张冀一声令下,缉私警奔上汽车,狠踩油门。
两辆“京OE”吉普车风驰电掣地驶向花家地。
从对面的居民楼里走出了两个黑人,从对面的出租车又钻出2个黑人,他们是不是一伙儿的?究竟谁是丹尼尔?
到达花家地已经是傍晚19点多了。
缉私警还没来得及按照紧急部署实行抓捕方案,从对面的居民楼里走出了两个黑人。与此同时,从院外驶来的出租车里,也正下来两个黑人往楼里走。4个黑人见了面,相互打着招呼,闲聊了起来……
怎么办?计划赶不上变化!借着落日的余辉,张冀判断这4个黑人中,有一个人的体貌特征与川岛山形容的丹尼尔非常相似。
这时,4个黑人已经分手,俩俩地向相反的方向走开。其中被初步判定为丹尼尔的人正和同伴向大门口走去……
不能再等了!张冀一挥手,10余名缉私警快速从前、后两个方向进行围堵。但究竟那人是不是丹尼尔?
“丹尼尔!”不知是谁急中生智,在那两个黑人身后喊了一声。
“哎?”其中一个黑人立即回过头,四下寻找。
缉私警立即奔上前。
“你就是丹尼尔?”
黑人点了点头。
为了进一步确认丹尼尔的身份,张冀拨通了“13601193714”这个川岛山供认的手机号码……“滴铃铃”挂在丹尼尔腰间的手机咋然响了起来。
与此同时,两名高大的缉私警突然从两侧架住丹尼尔。
张冀拿出丹尼尔的手机一看,上面显示的正是自己的手机号码。
“就是他!”
张大队长一个箭步冲上去,从背后搜了丹尼尔的身——没有武器!
“我们是中国缉私警察,你涉嫌一起毒品走私案,请跟我们走一趟!”严厉、坚定的语气和一张张威严的脸孔前,丹尼尔没有反抗。只是被一种正义的气势震慑着,愣愣地呆在原地……
8月17日中午。
中国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局局长办公室。
油墨未干的一份《案情专报》放在了局长办公桌上。
“犯罪嫌疑人,KOFL·AMANFO·TAWIAH,(考菲·阿曼福·塔韦亚)教名KANIEL(丹尼尔),男,现年39岁,加纳共和国国籍。1995年到中国来,多次以假姓名和地址向境外邮寄毒品。经初步讯问,K·TAWIAH对其利用特快专递方式走私贩卖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7、34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47条第一款的有关规定,北京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已将K·TAWIAH刑事拘留。
“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待丹尼尔的将是中国法律的制裁!